为提高百姓对血压测量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升高血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2017年国际高血压学会、世界高血压联盟以及柳叶刀高血压委员会共同提出并举办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同年,在中国高血压联盟、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正式启动中国高血压控制行动计划——“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0多个省参与其中,建立起1200多个血压测量点,成功为近140万成人进行血压测量,依历年血压测量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的举办有利于我国高血压三率的提高。
2022年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将在7月18日-9月30日期间进行,拟选择150-200个县市区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血压筛查,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推动以基层医生为主导的高血压筛查体系的构建,切实提升高血压临床诊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022年7月17日,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智慧化高血压管理专题暨2022年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如约而至,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诚邀多位高血压领域专家共同聆听精彩的学术讲座,一同就高血压领域热点问题展开探讨,领略智慧化高血压管理的独特魅力!此外,为使得更多临床医生了解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特邀陈歆教授进行专访,在回顾我国MMM项目开展情况的同时,揭秘2022年MMM项目亮点,展望MMM开展新未来!
本次会议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副所长高平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担任会议主持;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歆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泉医生、四川省人民医院钟萍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治教授分别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嘉禄医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魏莹医生、长春市第二医院张楠医生担任讨论嘉宾,围绕智慧化高血压管理展开探讨。
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暨2022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
在诸位线上线下与会专家一同观看完精彩的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2022启动视频后,陈歆教授特对2021年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的开展情况给予总结。2021年我国出色完成血压测量工作,为20余万成人进行血压测量,血压测量点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以及西北等七大区域,测量场所包括医院/诊室、公共场所(室外)、药房、工作场所以及家中。据2021年受试者一般特征数据显示,约52%受试者为女性,平均年龄46.9岁,超过60岁的受试者占比约为21%,40-60岁受试者占比最高,平均体质指数为23.7 kg/m2,超重和肥胖受试者占比43%,将2021年数据与2020年数据对比可以发现,2021年高血压治疗率仅7.42%,较2020年下降约5%,12%受试者饮酒,较2020年增加约4%,10%受试者吸烟,较2020年增高2%。将2017-2021年这5年受试者一般情况对比可以发现,参与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人群呈年轻化趋势。2017-2019年受试者吸烟、少量饮酒和大量饮酒占比都呈现下降趋势,糖尿病、心脏病和卒中占比呈现增高趋势,而2020-2021年受试者吸烟、少量饮酒和中大量饮酒占比呈增高趋势,考虑可能是压力增大导致的不良生活方式占比增高;而糖尿病、心脏病和卒中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与外出减少、就医频率减少有关。2021年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的三次血压测量水平逐次下降,平均血压为120.4/77 .6mmHg,使用第二次、第三次血压平均值分析发现,25.68%受试者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为31.98%、治疗率为28.89%、控制率为18.95%,与之前相比,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2021年数据进行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和控制因素分析发现,年长、男性、超重、肥胖、吸烟、中大量饮酒、节食减肥、糖尿病、感染过新冠病毒等都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而年轻、男性、超重、肥胖、少中量饮酒、卒中等受试者高血压未控制风险增高,但大量饮酒人群高血压未控制风险没有显著升高,这或与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血压明显波动,在测量血压时可能容易测到血压的低值(饮酒后即刻可能会血压低),但实际大量饮酒的人血压变异性大、心血管风险高,尽管研究结果提示大量饮酒与不饮酒无差别,但可能并非如此,因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动态血压监测等来确定。总的来说,加强血压监测(包括家庭血压监测),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联合用药占比以及血压控制达标是提高高血压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未来还应进一步扩大血压筛查规模,加强科普教育,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专家访谈 | 陈歆教授:开展MMM项目
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房颤筛查为2022
年MMM项目新亮点
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暨2022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
钟萍教授:医养结合下的高血压智慧管理
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暨2022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指出,≥65岁的老年人群中有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然而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三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血压管理水平,钟萍教授特围绕医养结合下的高血压智慧管理,分享高血压管理经验。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5种,分别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内设养老机构、以养老机构为主体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双主体协作、政府主导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及社会资本参与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2019年成都市医养结合协会高血压分会正式成立,纳入了中医、西医、护理团队,线上开展iHEC血压管理以及5G远程名医会诊,线下进行义诊、健康宣教、居家上门服务、智慧药柜等项目,旨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在医养结合领域的高血压智慧管理模式。此外,2018年成都本土化的第一家连锁护理站——9073护理站正式成立,9073护理站是一家专注于社区居家医养服务的连锁化、品牌化、专业性的社区连锁护理站,截至目前已先后在成都各主城区开设了6家护理站和5个护理点,累计为8,000多人提供了40,000多次上门服务。
张治教授:基于可穿戴雷达传感器的
无创连续血压监测的研发和初步临床验证
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暨2022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
随后,张治教授则在学术讲座中介绍了基于可穿戴雷达传感器无创连续血压监测设备,并讲解了相关初步临床证据。一项纳入7名患者的初步临床验证,受试者在使用该新型血压测量设备监测血压时,需保持手臂伸直、手掌朝上,研究者将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到监测仪,另一端连接到置入肱动脉的动脉导管,由数据采集卡、DTXPlus和监测仪之间的传输线采集作为参考标准的血压信号,同时,该聚能式、高频率的雷达传感器从肘部的肱动脉(有创和无创测量血压信号基本均在该动脉部位)获取脉搏波信号并采集,最终通过比对雷达传感器测量结果和有创血压测量结果发现,两者所测得血压值无明显差异。
黄海泉医生:诊室自助电子血压计测量在
高血压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暨2022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
讨论 | 智慧化高血压管理:
痛点及其破解之道
第八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暨2022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启动仪式
魏莹医生:根据去年公布的山东省心血管健康指数发现,德州市心血管水平在山东省位列倒数第三,且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低于同等级别地市水平,德州百姓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疾病的认知不足,德州市在高血压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急需改进的地方,因此我院一定会积极参与2022年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我相信坚持参加该项目一定会提升德州市高血压管理水平,使得高血压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获益。另外,钟萍教授在四川成都牵头建立的以智慧血压管理平台为基础的医养结合高血压管理模式十分值得学习,张治教授分享的可穿戴式雷达传感器无创连续血压测量设备以及黄海泉医生分享的有关诊室自主电子血压计测量的研究结果均给我很大的帮助,希望未来我院的更多医生能和各位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提升本院乃至本地区的高血压管理水平,为更多患者带去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张宇清教授围绕学术讲座内容与钟萍教授、张治教授和黄海泉医生展开简短的交流,并与高平进教授分别就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当前如何开展血压测量活动以及大量饮酒和新冠疫苗与高血压的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转载自:Clinic門诊新视野